文章摘要
农户视角下西南丘陵地区耕地非粮化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armers
投稿时间:2025-01-15  修订日期:2025-04-04
DOI:
中文关键词: 耕地利用  非粮化  农户  二元Logistic模型  对策
英文关键词: use of arable land  non-grain  farmers  binary Logistic model  countermeasures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三峡库区快速城镇化地区耕地利用管理对策研究”(15YJC630005);重庆市基金项目“重庆市长寿区耕地利用结构优化与管控技术研究”(KJ-2020002)
作者单位邮编
周振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
严子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海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谭智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胡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曹银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
何灏 重庆市长寿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摘要点击次数: 158
全文下载次数: 0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探讨了西南丘陵地区农户非粮种植的影响因素及治理策略。通过对293份农户问卷的实地调查和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采用频率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大多数农户的粮食种植年均收入低于1万元,粮食种植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有限,主要用于自给,外售比例较小。尽管农户享有种粮补贴政策,但其激励效果有限,未能有效提升农户的种粮积极性。模型分析表明,平均地块面积、纯农业劳动人口、粮食用途及补贴政策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的非粮化意愿。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分区治理、优化政策执行、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及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以促进农户自愿种粮,确保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研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旨在实现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多方参与的非粮种植管理。
英文摘要:
      第一,基于实地农村调查从农户视角回答“西南丘陵地区耕地非粮化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的问题,弥补学界对于耕地利用微观决策者的研究对象和县域这一研究尺度的不足;并通过田野调查数据与统计年鉴数据,利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影响耕地非粮化意愿的因素。 第二,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结果,从耕地合理利用和多方主导,对耕地非粮化管理提出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HTML   View Fulltext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