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面水氮素动态径流流失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0(4):. |
水稻田面水氮素动态径流流失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面源污染 氮素 模式 径流流失 控制技术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
摘要点击次数: 2226 |
全文下载次数: 2661 |
中文摘要: |
通过测坑和大田试验,对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稻田面水氮素动态、径流(排水)流失规律和控制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基肥期和第1次追肥(碳铵)后,稻田水中氮素浓度下降均较快,施肥后1~2d,TN含量即可下降为施肥当天浓度的25.13%~50.25%,平均为30.17%,到第4d则下降到10%以下;(2)在第2、3次追肥(尿素)后,坑面水氮素浓度减少趋势不同于基肥期和第1次追肥,施肥后开始1~3d浓度先稍有升高,此后下降趋势同前2次施肥;(3)人工降雨试验表明,如施肥后遇暴雨,则可能导致氮素的大量流失。以基肥期为例,施肥后第2d,40mm雨量引起的TN流失量为5.54~7.95kg·hm-2,80mm雨量引起的TN流失量可达16.74~24.02kg·hm-2,氮素的径流流失以NH4+-N为主;(4)应严格控制播期排水和烤田排水,否则会引起氮素的大量流失;(5)经测产,增施有机肥而减少化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没有影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水稻田面水氮素的径流(排水)流失。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