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高度集约化玉米种植系统中人工花草带保育地表步甲进而防控田内害虫的生态过程及效能,本研究选取华北典型玉米产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陷阱法监测人工花草带、毗邻玉米田及二者形成的交界处步甲群落的多样性,同时结合天敌捕食效能与爬行能力测试,比较了曾栖息于人工花草带与对照条带内的步甲其捕食能力与爬行速度的差异,探究人工花草带构建对集约化玉米种植系统内步甲多样性、迁移和捕食的影响,进而评估生态措施对玉米害虫防控与玉米产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与种植玉米的对照条带相比,人工花草带可显著增加步甲的丰富度与多度,分别增加了1.67倍和1.59倍。人工花草带与玉米田形成的交界处步甲多度显著高于毗邻玉米田内距人工花草带10 m处,且步甲多度随取样距离的增加而递减,表现出溢出效应。与对照条带相比,人工花草带显著增加广屁步甲(Pheropsophus occipitalis)的捕食能力,平均增加了39.92%。最终,人工花草带显著降低了毗邻玉米田内害虫种群数量(降低率为48.31%),并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增加率为13.25%)。总体而言,在集约化玉米田边种植人工花草带可保育步甲多样性,增强部分天敌步甲的捕食能力,减少玉米田害虫发生,促进玉米产量增加。本研究凸显了人工花草带在集约化粮田系统中保育天敌,促进生态防控害虫的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