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红旗,徐明岗,吕家珑,张会民,蔡泽江.用二次曲线拟合表征土壤酸中和能力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1):29-35. |
用二次曲线拟合表征土壤酸中和能力的研究 |
Evaluation of Acid-neutralizing Capacity of Topsoil in Croplands Using Quadratic Curve Fitting |
|
DOI:10.11654/jaes.2013.01.005 |
中文关键词: 酸缓冲机制 长期施肥 二次曲线 反应动力学 土壤酸中和能力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2011CB10050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30) |
|
摘要点击次数: 2493 |
全文下载次数: 2763 |
中文摘要: |
以我国7个农田长期(15~29年)施肥试验的历史样品为供试土壤,研究了土壤质子化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土壤性质(pH值和SOM)和施肥措施对土壤酸中和能力(ANC)的影响。根据土壤酸滴定曲线,采用二次曲线方程拟合,pH=3.5为参考值,图解法求解土壤ANC。结果表明,土壤质子化过程可视作由质子扩散控制的假二级反应动力学过程:在酸添加后的100h内,土壤ANC与反应时间的对数值近似线性相关;机械振荡和提高温度可加快土壤质子化反应的进程。土壤ANC在指示土壤酸碱程度上较pH灵敏,但对SOM的变化较土壤酸缓冲容量(ABC)不敏感;土壤ANC受长期施肥措施(施无机氮组<不施氮肥组≈有机无机氮配施组)的显著影响,影响的程度因各试验点而异。对土壤酸中和能力的研究加深了对农田土壤酸缓冲机制的认识。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