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邓欧平,谢 汀,李 燕,邓良基.稻麦轮作下不同还田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10):2027-2034.
稻麦轮作下不同还田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Effect of Different Residue Covering Mode on Soil Enzyme Activity Under Rice-wheat Rotation
  
DOI:10.11654/jaes.2013.10.018
中文关键词: 成都平原  稻麦轮作  秸秆还田  土壤酶活性
英文关键词: Chengdu Plain  rice-wheat rotation  straw returning  soil enzyme activity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邓欧平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成都 611130 
谢 汀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成都 611130 
李 燕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成都 611130 
邓良基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成都 611130 
摘要点击次数: 2399
全文下载次数: 2648
中文摘要:
      在成都平原区研究不同还田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旨在阐明稻麦轮作下不同还田模式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并探索成都平原最佳还田模式,为种植业废弃物的农业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为期1年的田间定位试验中,按照秸秆直接还田、食用菌生产转化后菌渣还田两种主要模式、设置秸秆全量还田(100%SR)、菌渣低量还田(50%FR)、菌渣全量还田(100%FR)、菌渣高量还田(250%FR)和常规化肥(对照为CF)五种施肥处理,并按生育期测定不同处理下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成都平原稻麦轮作条件下秸秆还
英文摘要:
      The soil enzyme is a key criterion for evaluating different residue covering approaches, as it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soil quality and function.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1)to study the activities of dehydrogenation, urease, invertase and ne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