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对面源污染影响及其差异[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4):. |
长江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对面源污染影响及其差异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长江上游流域 面源污染 输出系数模型 土地利用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
摘要点击次数: 2695 |
全文下载次数: 2406 |
中文摘要: |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比分析了长江上游流域2000—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利用输出系数模型,计算了土地利用引起的面源污染负荷,并从面源污染TN和TP负荷量、负荷强度和不同来源等角度,综合分析得出长江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面源污染影响及其差异。2000—2006年,长江上游流域耕地面积减少约1.10×104 km2,林地面积增加约1.10×104 km2,其他土地利用变化很小,表明西部大开发以来,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江防护林和退耕还林等工程实施效果明显。长江上游流域土地利用造成的TN和TP负荷量2000年分别为114.14×104 t和3.39×104 t,2006年分别为111.21×104 t和3.31×104 t。四川省西北部雅砻江中游流域、大渡河上游流域、岷江上游流域和贵州省北部乌江中游流域,2000—2006年面源TN和TP负荷显著减少。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