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鱼类体内多氯联苯积累特征及其毒性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4):. |
白洋淀鱼类体内多氯联苯积累特征及其毒性评价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多氯联苯 生物积累 组成模式 毒性 白洋淀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
摘要点击次数: 2790 |
全文下载次数: 2407 |
中文摘要: |
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水生生物体内易于积累的特性,利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了白洋淀8种鱼类体内多氯联苯(PCBs)含量,并分析了同系物组成特征。根据白洋淀鱼类检测到同系物情况,计算毒性当量(TEQ)并进行评价。白洋淀8种鱼类体内PCBs平均含量范围是55.85~1 485.74 ng·g-1脂肪重,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黄颡>黄鳝>乌鳢>泥鳅>鲤鱼>鳙鱼>鲫鱼>鲇鱼。在8种鱼类PCB同系物组成中,四氯联苯和五氯联苯是主要的同系物,其相对百分含量为52.0%~84.3%。这种组成模式反映了白洋淀地区有多氯联苯工业品的使用历史。8种鱼类体内PCBs的毒性当量(TEQ)范围是0.09~1 412.87 pg TEQ·g-1脂肪重,其大小顺序依次为鳙鱼>鲫鱼>鲇鱼>黄颡>黄鳝>鲤鱼>乌鳢>泥鳅。结果表明,白洋淀淀区部分鱼类已经受到PCBs一定程度的污染,应引起重视。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