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对红壤和黑土中外源铅镉稳定化过程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0(3):. |
有机质对红壤和黑土中外源铅镉稳定化过程的影响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镉 铅 有机质 复合污染 有效性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
摘要点击次数: 2711 |
全文下载次数: 2515 |
中文摘要: |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中国典型红壤和黑土中外源铅(Pb)、镉(Cd)在单一和复合污染下的稳定化过程,探讨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对Pb、Cd稳定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500 mg·kg-1 Pb、1.0 mg·kg-1 Cd或1.0 mg·kg-1 Cd + 500 mg·kg-1 Pb条件下,各种土壤有效态Pb、Cd含量在培养前期迅速下降,随后变化减缓,培养30 d后基本达到平衡。利用二级动力学方程对Pb、Cd稳定化过程进行拟合,在红壤和黑土上,有机质含量高的土样有效态Cd的平衡浓度比有机质含量低的土样中降低12.7%~37.3%;有效态Pb的平衡浓度比有机质含量低的土样中降低78.3%~96.2%,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显著抑制了外源Pb、Cd的有效性(P<0.05)。在铅镉复合污染中,Pb的存在提高了土壤中Cd的有效性,而Cd对Pb的影响较小。与黑土相比,红壤上外源Pb、Cd稳定化速率较小,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较长,且有效态Pb、Cd的平衡浓度较高。因此,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通过提高红壤和黑土上有机质的含量能够显著降低外源重金属Pb、Cd的有效性,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