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胁迫下红鳍笛鲷不同组织生化指标的变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0(3):. |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胁迫下红鳍笛鲷不同组织生化指标的变化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 红鳍笛鲷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乙酰胆碱酯酶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
摘要点击次数: 2403 |
全文下载次数: 2266 |
中文摘要: |
以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ropterus)幼鱼为实验生物,根据急性毒性实验结果(96 h LC50为10.73 mg·L-1)设置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的浓度为0.12、0.60、3.00 mg·L-1(以丙酮为对照),在实验进行6、12、24、48 h和96 h时,分别检测肝脏和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脑组织乙酰胆碱脂酶(AChE)活性。结果表明,肝脏组织中的SOD反应灵敏且活性明显被诱导,低剂量组(0.12、0.60 mg·L-1)SOD活性受到的诱导效应较高剂量组(3.00 mg·L-1)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肝组织中MDA含量在DEHP曝露的12 h显著性升高,但48 h的MDA含量显著性降低(P<0.01),随曝露时间呈波动变化。鳃组织中的SOD 活性明显低于肝脏组织,整个过程中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其中高剂量组(3.00 mg·L-1)受到的诱导最明显;与对照组比较,MDA含量12 h后即显著升高(P<0.01),随后MDA含量开始下降并围绕对照组水平上下波动。各剂量组脑组织AChE活性仅在6 h受到抑制,此后受到明显的诱导作用酶活性升高,24 h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96 h后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以上结果显示,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