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制度对黑河中游沙质土壤硝态氮积累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0(1):. |
农作制度对黑河中游沙质土壤硝态氮积累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少耕 秸秆覆盖 轮作 沙地 土壤硝态氮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
摘要点击次数: 2486 |
全文下载次数: 2233 |
中文摘要: |
为研究沙地农田不同土壤耕作、覆盖方式和轮作对作物产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及积累的影响,在黑河中游边缘绿洲典型沙地进行农田定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沙地农田生态系统,相对传统的三耕两耱的耕作方式,减少秋耕对玉米和大豆产量没有显著影响;相对于地膜覆盖处理,麦秆覆盖处理使玉米减产11.3%~18.8%,使大豆产量增加6%;不同处理0~40 cm土壤硝态氮积累量存在显著差异,作物收获后传统耕作处理土壤硝态氮的平均积累量比少耕处理低8.5%~22.7%,覆膜处理比覆麦秆处理低7.0%~8.8%,玉米连作处理比玉米-大豆轮作处理高54.9%。分析结果表明,减少秋耕、麦秆代替地膜覆盖均有利于土壤硝态氮在作物根系集中层的积累,玉米大豆轮作对土壤硝态氮积累和淋失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该试验研究的继续深入将对维持绿洲农田环境的健康和提高沙地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