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江三角洲地表水典型土壤铜 锌环境容量探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0(12):. |
基于长江三角洲地表水典型土壤铜 锌环境容量探究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模拟酸雨 母质 铜 锌 地表水 环境容量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
摘要点击次数: 2161 |
全文下载次数: 2350 |
中文摘要: |
我国水污染日益严重,Ⅰ类地表水地区较少,目前可供饮用的Ⅲ类水成为研究土壤地表水体系污染状况的热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江三角洲地区4种母质(河相、湖相、海相沉积物和沟沟堆积物)发育而成的土壤,通过加入不同量的外源铜、锌金属培育污染土样,使其分别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的0.25、0.5、1.0、1.5、2.0、2.5倍。在此基础上研究雨水和模拟酸雨条件下,对模拟污染的土样进行解吸,并对解吸曲线进行拟合,在基于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的铜、锌环境容量的基础上,计算了4种土壤在不同情况下的土壤环境容量,并通过探讨国家土壤标准的吻合性,提出针对不同母质的土壤,对其重金属的土壤污染临界值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Ⅲ类水标准,保障人类的安全与健康。结果表明,在模拟雨水情况下,基于地表水Ⅲ类标准的4种土壤的环境容量分别为:SEBC-06:铜10 002 mg·kg-1,锌848.1 mg·kg-1;SEBC-19:铜1 162 mg·kg-1,锌612.9 mg·kg-1;SEBC-20:铜9 796 mg·kg-1,锌1 047 mg·kg-1;SEBC-25:铜720 mg·kg-1,锌180.2 mg·kg-1。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