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北岸居民-农田混合区域农田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0(8):. |
滇池北岸居民-农田混合区域农田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滇池 氮 蔬菜地 花卉地 空间变异 面源污染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
摘要点击次数: 2626 |
全文下载次数: 2614 |
中文摘要: |
土壤氮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对评价氮迁移风险和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以滇池北岸大清河流域下游46.7 hm2韭菜田与花卉地为对象,于2006年8月通过网格法(40 m ×(80~90)m)布点采集112个表层土样,研究了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区土壤TN为1.28~6.17 g·kg-1(均值3.36 g·kg-1)、NO-3-N为3.7~691.7 mg·kg-1(均值89 mg·kg-1)。调查区东北部韭菜种植区由于接受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土壤总氮含量最高,而西南部韭菜、花卉种植区土壤总氮含量相对较低,高浓度养殖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是导致土壤总氮含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土壤硝氮含量则以西南部花卉大棚区最高,不同的种植方式(花卉大棚栽培)是土壤硝氮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夏季高温多雨,花卉揭棚将增加土壤硝酸盐淋溶/径流的迁移风险,蔬菜田块土壤氮矿化也可能加剧土壤氮的淋溶/径流迁移。因此,在滇池流域湖滨区居民生活污水、养殖污水的排放,作物种植方式与布局,对农田氮的迁移及水体污染具有重要的影响。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