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水稻生产方式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0(9):. |
两种水稻生产方式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水稻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
摘要点击次数: 3294 |
全文下载次数: 2671 |
中文摘要: |
以湖南水稻生产体系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两种水稻生产方式进行生命周期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两种生产管理措施下潜在环境影响较大的均是富营养化、水体毒素、土壤毒素和环境酸化,其中传统生产方式下4项潜在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1.606、0.868、0.309 和0.262,推荐生产方式下各项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下降至1.277、0.489、0.260 和0.211。经加权评估后,两种模式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综合指数分别为0.363 4 和0.267 6。潜在富营养化主要来自于作物种植阶段农田NH3挥发和NO3-N淋失;水体毒素和土壤毒素主要来自农药使用;环境酸化主要来自施氮导致的NH3挥发和农用化学品生产中排放的SOx。水稻生产的管理方式需要在推荐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做重大改进,实施清洁生产方式,减少氮肥、农药的使用量,是控制水稻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关键。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