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曝气生态浮床水芹吸收N P的特性及其对系统去除N P贡献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0(9):. |
微曝气生态浮床水芹吸收N P的特性及其对系统去除N P贡献的研究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微曝气生态浮床 水芹 N、P吸收量 吸收特性 去除贡献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
摘要点击次数: 2426 |
全文下载次数: 2553 |
中文摘要: |
针对污染河水黑臭缺氧、NH+4-N含量高等问题,研发了一种“漂浮载体悬挂弹性生物膜填料+水生植物并辅以人工微曝气系统”的微曝气生态浮床系统,以漂浮植物水芹为例研究了系统中水芹对N、P的吸收特性和去除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水芹的生长其生物量干重显著增加,生长80 d左右时总生物干重在2 497.2~3 144.4 g·m-2之间,上、下部生物量比平均为13.4。不同部位水芹N、P的含量不同,总的趋势为含N量叶>根>茎,含P量茎>根>叶。不同生长时间水芹N、P含量及其吸收速率不同:随着水芹的生长,组织内N、P含量逐渐降低,N的吸收速率总趋势为60~80 d>35~60 d>1~35 d,P的吸收速率总趋势为35~60 d>1~35 d>60~80 d。而随着水芹的生长吸收N、P的总量却在逐渐增加,吸收N的总量从17.69 g·m-2增加到61.66 g·m-2,吸收P的总量从4.99 g·m-2增加到13.55 g·m-2,这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生物量和N、P的含量。水芹对N、P的积累主要集中在上部,分别占N、P吸收总量的92.2%~93.4%、92.5%~93.1%。水芹生长35、60、80 d时,吸收N量占系统TN去除量的比率分别为4.50%、6.06%和6.87%,水芹对P的吸收量分别占系统去除P总量的18.53%、26.82%、2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