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湿地植物的生理性状对人工湿地床设计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0(3):. |
4种湿地植物的生理性状对人工湿地床设计的影响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湿地植物 人工湿地设计 最长根长 密度 影响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
摘要点击次数: 2098 |
全文下载次数: 2540 |
中文摘要: |
野外调查分析了4种常见湿地植物的最长根长,根系体积,植物密度,植株的氮、磷和锌含量等对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人工湿地设计和人工湿地使用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长根长以美人蕉为最长(43.73 cm),芦苇其次(32.50 cm),黄花鸢尾最短(12.57 cm);根系体积以美人蕉最大(66.72 cm3),芦苇其次(17.42 cm3),黄花鸢尾最低(4.70 cm3);密度以芦苇最高(257 株·m-2),美人蕉其次(61 株·m-2),茭白最低(54 株·m-2);单位面积上芦苇、美人蕉、茭白和黄花鸢尾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是4.27、2.12、0.94和0.78 kg·m-2。相应地,单位面积上植物地上部分对氮、磷和锌的吸收量以芦苇最高,美人蕉其次,黄花鸢尾最低。不同植物对人工湿地的使用寿命没有显著影响,但植物的最长根长和密度可作为人工湿地基质深度设计和植物数量配置的依据。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