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价铬污染土壤后形态变化及其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0(2):. |
六价铬污染土壤后形态变化及其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土壤脲酶 六价铬 水溶态 红壤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
摘要点击次数: 2640 |
全文下载次数: 2766 |
中文摘要: |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六价水溶态铬和总铬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六价铬进入土壤后,水溶态含量迅速降低,降幅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减缓;水溶态铬含量与外源总铬的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六价铬抑制土壤脲酶活性,且脲酶活性与六价水溶态铬达到极显著负相关,揭示脲酶活性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从土壤脲酶角度获得的红壤轻度和中度污染时临界浓度,土壤总铬和水溶态铬含量分别为17.07、85.37 mg·kg-1和0.78、3.88 mg·kg-1;随土壤肥力降低,土壤脲酶的ED10和ED50递减。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