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非点源氮素负荷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0(3):. |
长江上游非点源氮素负荷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长江上游 非点源氮素 输出系数模型 时空变化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
摘要点击次数: 2480 |
全文下载次数: 0 |
中文摘要: |
利用输出系数模型,结合RS和GIS技术,对长江上游从20世纪60年代到2003年的非点源氮素负荷进行估算,分析了其产生机理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a来,长江上游非点源氮素负荷总量呈上升趋势,从1960年的30.69万t上升到2003年的130.34万t。就省份和水系而言,四川一直是氮素负荷总量最大的省区,多年平均负荷贡献率为53.3%;1960—1990年的金沙江水系,1990年后的嘉陵江水系是氮素负荷总量最大的水系,两者的多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5.4%和27.5%。长江上游非点源氮素负荷强度也呈上升趋势,从1960年的0.31t·km-2上升到2003年的1.30t·km-2。就省份和水系而言,重庆一直是氮素负荷强度最高的省区,多年平均负荷强度为1.58t·km-2;1960—1990年的上游干流区间,1990年后的嘉陵江水系,是氮素负荷强度最高的水系,两者的多年平均负荷强度分别为1.46和1.49t·km-2。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