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长沙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多情景模拟
Spatial and Temporal Analysis and Multi-Scenario Simulation of Land Use Carbon Emission in Changsha City
投稿时间:2023-12-12  修订日期:2024-04-04
DOI:
中文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多情景模拟  碳排放  GMOP模型  PLUS模型
英文关键词: land use change  multi-scenario simulation  carbon emission  GMOP model  PLUS model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资源重大科技项目(20240101ST);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U19A2051);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建设项目:地理学(5010002)
作者单位邮编
孙宇栋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10006
毛德华*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10006
邱冬冬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摘要点击次数: 84
全文下载次数: 0
中文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是人为碳排放的第二大来源,分析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的时空关联特征,探究多情景下两者的动态变化特征及规律,对于“双碳”目标下国土空间优化配置和生态修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长沙市土地利用与能源消耗数据,分析了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耦合GMOP-PLUS模型,通过预设3种发展情景(自然发展、经济优先、低碳导向),模拟了长沙市2035年土地利用和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2005-2020年间耕地与林地为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类型,居民点及商服用地空间布局趋于稳定,工矿用地扩张态势明显。长沙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增速逐渐放缓,15年间增长了952.03×104t,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中部高,东西部低”的分布特征;两大建设用地内部的碳排放强度差异逐渐减弱。三种情景下长沙市2035年碳排放较202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交通条件对于两大建设用地的扩张驱动作用显著,高程、降水等自然因素则对于保护耕地、林地等生态用地的影响力更强。低碳导向情景下,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能够很好地平衡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矛盾,且布局更加紧凑,有利于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英文摘要:
      1.从用地结构的角度分析了长沙市2005-2020年土地利用以及其碳排放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以及数量演变趋势; 2.通过耦合GMOP-PLUS模型,模拟了2035年不同发展情景下长沙市的用地结构以及碳排放的空间分布,并分析了用地扩张的驱动因素作用效果。
HTML   View Fulltext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