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小东江水系河流沉积物磷素赋存形态及其环境意义
Phosphorus forms in sediments of Xiaodongjiang River and its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投稿时间:2023-11-22  修订日期:2024-03-26
DOI:
中文关键词: 小东江  磷形态  人类活动  磷来源
英文关键词: Xiao Dongjiang River  phosphorus form  human activities  phosphorus sources
基金项目:茂名市茂南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总体技术服务项目
作者单位邮编
毛珊珊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830054
张秋英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李曹乐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李兆*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张宇军 广东省茂名生态环境监测站 
李发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舒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王登超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郝帅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摘要点击次数: 80
全文下载次数: 0
中文摘要:
      磷(P)是河流水生生物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水体磷素主要来源于底泥内源释放和外源输入。本研究以华南地区典型河流小东江为研究对象,采集水体和沉积物样品,分析其磷赋存形态。采用连续提取法逐步进行提取,结合土地利用类型,探究沉积物-水中磷赋存形态的组成、分布特征及潜在生物可利用性,辨识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水体总磷(TP-W)浓度为0.13~0.33 mg/L,水体无机磷(IP-W)占TP-W的64.79%~94.78%。沉积物总磷(TP-S)平均含量为219.44mg/kg,沉积物无机磷(IP-S,占比63.48%)是沉积物TP-S的主要表现形式。IP-S总体表现趋势为:铁铝结合态无机磷(Fe/Al-Pi,44.64%) >潜在活性无机磷(PA-Pi, 31.40%) >钙结合态无机磷(Ca-Pi,19.83%)>弱吸附态无机磷(WA-Pi,4.12%); 沉积物有机磷(OP-S)总体表现趋势为:非活性有机磷(NA-Po,46.39%)>中活性有机磷(MA-Po,27.03%)>潜在活性有机磷(PA-Po,19.05%)>弱吸附态有机磷(WA-Po,1.72%)。源解析结果表明:IP与Fe/Al -Pi 、PA-Pi、 Ca-Pi、MA-Po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P<0.001),生活污水排放、工业废水、农田退水等陆源输入是导致Fe/Al -Pi含量高的主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Fe/Al -Pi与PA-Pi、Ca-Pi、NA-Po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表明其来源具有一定相似性。沉积物磷释放通量为0.011~0.394 mg·m-2·d-1,整体上沉积物表现为“源”。生物直接可利用磷(BAP)较高且空间差异大,这一趋势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通过对沉积物-水不同磷赋存形态中P污染源的识别,对于评价P的潜在生物可利用性和有效控制P引起的河流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英文摘要:
      1.针对粤西沿海地区小东江流域的重要污染源磷的赋存形态进行来源解析; 2.在沉积物-水界面和空间尺度上对不同磷形态的污染贡献进行分析及量化潜在生物可利用性;
HTML   View Fulltext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