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扈亲怀, 张青, 王煌平, 栗方亮, 张鼎华, 罗涛
- HU Qin-huai, ZHANG Qing, WANG Huang-ping, LI Fang-liang, ZHANG Ding-hua, LUO Tao
- 不同粒径磷矿粉钝化土壤重金属Cd、Pb的机制研究
- Passivation Mechanisms of Soil Heavy Metals Cd and Pb with Different Sizes of Phosphate Powder
-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 31(2): 164-168
-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 31(6): 513-520
- http://dx.doi.org/10.13254/j.jare.2013.0215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3-11-22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13
2.Institute of Soil and Fertilizer,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Fuzhou 350013, China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土壤污染 越来越严重,重金属污染成为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的重 要原因之一。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有很多,其 中,土壤的原位固定技术由于其成本低、干扰小而广 泛应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改良。该技术关键就是向土 壤添加改良剂,其原理是利用改良剂与土壤重金属产 生沉淀、吸附或拮抗作用,以降低重金属的移动性和 生物有效性[1]。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利用改良剂来钝化 土壤重金属的报道,常用的改良剂有石灰、沸石、碳酸 钙、磷酸盐和促进还原作用的有机物质等[2, 3, 4, 5]。磷矿粉 是常见的磷酸盐矿物,是一种高效的钝化剂,而且不对环境造成破坏[6]。磷矿粉钝化重金属的作用主要表 现在两方面:一是磷矿粉所含的钙在一定程度上能与 重金属产生拮抗作用,从而降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 收;二是磷矿粉释出磷酸根与重金属形成难溶的磷酸 盐沉淀,从而降低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7]。磷矿粉固定 土壤重金属的研究开展较多[6, 8, 9, 10],而将磷矿粉加工成 不同粒径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较少[11]。未 经处理的磷矿粉钝化土壤重金属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因此有人用草酸来活化磷矿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6, 8]。 本文通过不同粒径(0.1、1.5、150 μm)磷矿粉的盆栽 试验对其钝化土壤重金属的机制进行研究,为使磷矿 粉更好地被利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土壤采自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白沙镇溪头 村农业部福建耕地保育观测试验站(东经119°04′ 52″,北纬26°12′33″),土壤类型为黄泥土,当地气候 特征为中南亚热带气候区,年均温19.5 ℃,年均降雨 量1 350.9 mm。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见表 1。试验选用 改良剂为不同粒径磷矿粉。供试蔬菜品种为“超霸青 菜王”(Brassica chinensis L.)。
试验设10 个处理:(1)对照(CK);(2)0.1 μm 磷 矿粉(A1,低量:1 g·kg-1 土);(3)0.1 μm 磷矿粉(A2, 中量:2 g·kg-1 土);(4)0.1 μm 磷矿粉(A3,高量:4 g· kg-1土);(5)1.5 μm 磷矿粉(B1,低量:1 g·kg-1土); (6)1.5 μm 磷矿粉(B2,中量:2 g·kg-1 土);(7)1.5 μm 磷矿粉(B3,高量:4 g·kg-1 土);(8)150 μm 磷矿粉 (C1,低量:1 g·kg-1土);(9)150 μm 磷矿粉(C2,中量: 2 g·kg-1土);(10)150 μm磷矿粉(C3,高量:4 g·kg-1 土)。试验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网室 内进行。
各处理重复4 次,试验使用聚乙烯盆,直径25 cm,高16.5 cm,每盆装土4.5 kg。各处理均添加外源 Cd(NO3)2 、Pb(NO3)2(Pb 添加量为500 mg·kg-1土,Cd 添加量为1 mg·kg-1土)放置老化15 d,期间保持土壤 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底肥添加量:尿素、过 钙、氯化钾用量分别为0.49、0.67 g·kg-1土和0.27 g· kg-1 土,除尿素外,其余肥料和磷矿粉与土壤充分混 匀,浇入纯水至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于2012 年 12 月3 日播种上海青,播种量为20~30 粒·盆-1,长至 4 片叶后,间苗至7 株·盆-1,待菜苗长至2~3 片叶时 浇入尿素溶液,整个生育期用纯水灌溉。2013 年2 月 16 日收获,纯水洗净,晾干后分别称取鲜重。然后于 烘箱中105 ℃温度杀青30 min,然后80 ℃温度下烘 干至恒重,分别测定其干重,并磨碎备用;土壤经风干 后,备用。 1.3 测试指标及方法
土壤pH采用酸度计(pHs-3C)测定,固液比值为 m固:m液=1:5;有机质含量采用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 容量法;植株Pb、Cd 的测定用HNO3-H2O2、土壤用 HNO3-HF 微波消解(CEM MARS),Pb、Cd 用石墨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PinAAcle 900Z)测定;重金属 形态采用Tessier[12]连续提取法。植株氮、磷、钾的测定 采用H2SO4-H2O2消煮,全氮测定用凯氏定氮法测定, 全磷测定采用钼锑抗比色法,全钾测定采用火焰光度 法[13]。分析数据采用Excel 和SPSS 17.0 进行统计及显 著差异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磷矿粉对上海青长势、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2.1.1 磷矿粉不同处理对上海青长势和产量的影响
由表 2 可知,与CK 相比,磷矿粉的加入都能提 高上海青的产量和叶面积,并且不同粒径、不同用量 的磷矿粉对提高上海青产量和叶面积的程度也不同。 相同粒径磷矿粉处理,随着用量的增加,叶面积和产 量随之增加。与CK 相比,0.1 μm 磷矿粉3 个用量处 理的叶面积和产量分别显著增加66.1%~147.9%和 51.2%~87.3%;1.5 μm 磷矿粉3 个用量处理的叶面积 和产量增幅为43.9%~80.7%、48.2%~66.7%,且3 个 用量处理产量均与对照差异显著;150 μm 磷矿粉3 个用量处理的叶面积和产量增长幅度分别为37.8%~ 69.8%、32.5%~58.0%,3 个用量处理产量也都与对照 达到显著差异。
![]() |
相同用量不同粒径的磷矿粉处理,有随着粒径的 减小上海青产量和叶面积增加的趋势。与对照相比, 150、1.5、0.1 μm 3个粒径的高用量处理产量分别显 著增加58.0%、66.7%、87.3%,叶面积分别显著增加 69.8%、80.7%、147.9%,其中0.1 μm 磷矿粉高用量处 理的叶面积显著高于150 μm 和1.5 μm 的高用量处 理。 2.1.2 磷矿粉不同处理对养分吸收的影响
从表 2 上海青的养分含量来看,与CK 相比,在 同等粒径条件下,随着用量的增加,上海青中全磷量 相应地增加。0.1 μm 磷矿粉处理随着用量的增加上 海青全磷含量增加幅度为21.9%~45.6%,都与对照达 到显著差异,高用量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1.5 μm 磷矿粉3 个用量处理上海青全磷含量增加幅度 为5.8%~15.5%,只有高量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150 μm 磷矿粉处理上海青全磷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上海青中全氮含量存在随着磷矿粉用量的增加而降 低的趋势,但差异不大显著;上海青中全钾含量与磷 矿粉的不同粒径不同用量间也无一定规律。由表 2 还 能看出,磷矿粉粒径越小越能促进植物对磷的吸收。 2.2 不同处理磷矿粉对上海青吸收Cd和Pb 的影响
表 3 可看出,施加磷矿粉(0.1、1.5 μm)后各处理 上海青中Cd 和Pb 含量都低于对照。在同等粒径条 件下,随着磷矿粉用量的增加,上海青叶中Cd 和Pb 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0.1 μm 磷矿粉3 个用量处理 对上海青叶中Cd 和Pb 含量的降低幅度分别为 21.6%~46.9%和26.8%~61.9%,与对照相比差异均显 著;1.5 μm 磷矿粉3 个用量处理对上海青叶中Cd 和 Pb 含量的降低幅度分别为7.7%~36.0%、14.9%~ 32.9%,高量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150 μm 磷矿粉处 理上海青叶中的Cd 和Pb 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显然,磷矿粉要有足够细度才能更好地发挥降低菜体 重金属富集的作用。
![]() |
在同等用量条件下,磷矿粉粒径越小,上海青根 中的Cd 和Pb含量越低。0.1、1.5、150 μm 3个粒径的 高用量处理上海青叶中Cd 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 46.9%、36.0%和4.9%,根中Cd 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 47.9%、14.8%和26.3%;0.1、1.5 μm 粒径磷矿粉高量 处理上海青叶Pb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61.9%、32.9%, 根中Pb 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35.3%、20.7%。从表 3 还可看出,随着磷矿粉用量的增加,上海青叶中Cd 和Pb 含量随之降低。 2.3 不同处理磷矿粉对土壤重金属(Cd、Pb)形态的影响
从图 1~图 2 中Cd、Pb 各形态变化来看,与CK 相比,在同等粒径条件下,随着用量的增加,土壤中交 换态Cd、Pb 的比例相应地下降,残渣态比例则相应 地增加,当加入0.1 μm 磷矿粉后,随着用量的增加, 交换态Cd 的比例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7.0%、22.3%、 44.8%,残渣态Cd 的比例分别比对照增加了7.5%、 9.2%、29.8%;交换态Pb 的比例比对照降低幅度为 7%~45.0%,残渣态Pb 的比例比对照增加幅度为 25.2%~133.9%。在同等用量条件下,粒径越细,土壤 中交换态Cd、Pb 的比例越低,残渣态比例则越高,当 磷矿粉用量为高量时,加入150 、1.5 、0.1 μm 磷矿粉 后,交换态Cd 的比例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8.8%、36.1%、44.8%,残渣态Cd 的比例分别比对照增加了 21.2%、22.9%、29.8%;交换态Pb 的比例分别比对照 降低了21.7%、30.3%、45.0%,残渣态Pb的比例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3.3%、37.8%、133.9%。
![]() |
图 1 磷矿粉对土壤重金属Cd 各形态比例的影响 Figure 1 Effects of phosphate powder on the proportion of soil Cd forms |
![]() |
图 2 磷矿粉对土壤重金属Pb 各形态比例的影响 Figure 2 Effects of phosphate powder on the proportion of soil Pb forms |
由图 3 可知,上海青地上部Cd、Pb 含量与土壤 中交换态Cd、Pb 含量呈正相关,即土壤中交换态Cd、 Pb 的含量升高,植物中Cd、Pb 含量也随之升高。可 见,通过磷矿粉添加,降低了土壤中Cd、Pb 交换态含 量,从而减少菜体Cd、Pb的富集。
![]() |
图 3 上海青地上部Cd、Pb 含量与土壤交换态Cd、Pb 含量的相关性 Figure 3 The correlation of Cd and Pb between the heavy metals absorption in plant aboveground and the soil |
由图 4 可看出,施入磷矿粉的处理土壤pH 值比 CK 显著提高,且土壤pH 值随着磷矿粉施入量的增 加而增加,其中3 种不同粒径的高用量处理都与低用 量差异显著,而不同粒径之间对pH 值的影响并不显 著。可见,磷矿粉对土壤pH值的影响与用量有关,而 与粒径的大小关系不大。
![]() |
图 4 磷矿粉的不同处理对土壤pH 值的影响 Figure 4 Effect of phosphate powder on the soil pH value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s |
粒径越小的磷矿粉效果越好的原因可能是因为 磷矿粉溶解出的磷酸根与土壤重金属形成较难溶于 水的磷酸盐沉淀,还有磷矿粉的粒径越小其比表面积 越大,磷矿粉表面吸附的重金属离子越多,土壤重金 属与磷矿粉的反应越充分,从而导致土壤重金属残渣 态的增加,使生物有效性越低[11]。
土壤pH 值的提高也是降低重金属有效态含量 的原因之一。施入磷矿粉的处理土壤pH值比对照显 著提高,并且土壤pH 值随着磷矿粉施入量的增加而 增加,从而使降低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效果也越 好。磷矿粉粒径的大小对土壤pH 值的影响关系不 大,但粒径越细,降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效果 也越好,显然这与粒径越细的磷矿粉有较大的比表面 积,其吸附重金属能力也较强有关。 4 结论
磷矿粉在同等粒径条件下,随着用量的增加,对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越好;在同等用量条件 下,粒径越小,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越好。磷 矿粉越细,用量越高,对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效果越好。
[1] | 王立群,罗 磊,马义兵,等. 重金属污染土壤-位钝化修复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 (5):1214-1222.WANG Li-qun, LUO Lei, MA Yi-bing, et al. In-situ immobilization 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s-contaminated soil[J]. Journal of AppliedEcology,2009,20 (5):1214-1222.(in Chinese) |
[2] | 高翔云,汤志云. 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J]. 环境保护,2006,2 (B):50-53.GAO Xiang-yun, TANG Zhi-yun. Present situation domestic soi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J]. Journal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6,2 (B):50-53.(in Chinese) |
[3] | 陈宏,陈玉成,杨学春. 化学添加剂对土壤和莴笋中重金属残留量的影响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 (7):120-123.CHEN Hong, CHEN Yu-cheng, YANG Xue-chun. Effects of chemical additives on the residual amount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and asparaguslettuce[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2005,21 (7):120-123.(in Chinese) |
[4] | 李华,时伟宇. 外源沸石对铅污染菜园土修复作用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 (6):2067-2070.LI Hua, SHI Wei-yu. Effect of the addition of natural zeolite on remedi-ation of lead polluted garden Soil[J].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al Science,2007,26 (6):2067-2070.(in Chinese) |
[5] | 岳 平. 添加化学改良剂对海南岛红壤中铅的化学形态与转化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7 (5):1791-1795.YUE Ping. Chenical forms and transformations of Pb in granitic latosolon Hainan Island through adding chemical amendments[J].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al Science,2008,27 (5):1791-1795.(in Chinese) |
[6] | 许学慧,姜冠杰,胡红青,等. 草酸活化磷矿粉对矿区污染土壤中 Cd的钝化效果[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 (10):2005-2011.XU Xue-hui,JIANG Guan-jie,HU Hong-qing, et al. The immobiliza-tion effect of oxalic acid activated phosphate powders applied to the Cdcontaminated farmland soil in mining area[J].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al Science,2011,30 (10):2005-2011.(in Chinese) |
[7] | Xie Z M, Wang B L, Sun Y F, et a1. Field demonstration of reduction of leadavail ability in soil and cabbage(Brassica Chinensis L.)contaminat-ed by mining railings using phosphorus fertilizers [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2006,7 (1):43-50. |
[8] | 姜冠杰,胡红青,张峻清. 草酸活化磷矿粉对砖红壤中外源铅的钝化效果[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 (24):205-213.JIANG Guan-jie,HU Hong-qing, ZHANG Jun-qing. Immobilizationeffects of phosphate powder activated by oxalic acid on exogenous leadin latosol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2012,28 (24):205-213.(in Chinese) |
[9] | 王碧玲,谢正苗,孙叶芳,等. 磷肥对铅锌矿污染土壤中铅毒的修复作用[J].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 (9):1189-1194.WANG Bi-ling , XIE Zheng-miao , SUN Ye-fang, et al. Effects ofphosphorus fertilizers on remediation of lead toxicity in a soil contami-nated by lead and zinc mining[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2005,25 (9):1189-1194.(in Chinese) |
[10] | 陈世宝,李娜,王萌,等. 利用磷进行铅污染土壤-位修复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 (1):203-209.CHEN Shi-bao, LI Na, WANG Meng, et al.Factors needed to be recon-sidered during in-situ remediation practices of Pb-polluted soils with P[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2010,18 (1):203-209.(inChinese) |
[11] | 陈志霞,黄益宗,赵中秋,等.不同粒径磷矿粉对玉米吸收积累重金属的影响[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12 (6):1-4.CHEN Zhi-xia, HUANG Yi-zong, ZHAO Zhong-qiu,et al. Effects ofdifferent size phosphate powder on the uptake of the accumulated heavy metal pollutants by corn[J]. 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2012,12 (6):1-4.(in Chinese) |
[12] | Tessier A, Campbell P G C, Bisson M.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for the speciation of particulate trace metals[J]. Analytical Chemistry,1979,51 (7):844-850. |
[13] |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147-190.LU Ru-kun. Analysis method of soil Agrochemistly[M]. Beijing: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9:147-190.(in Chi-ne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