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索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 Vol. 30 Issue (6): 64-67

文章信息

秦荣昆
QIN Rong-kun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测土配方施肥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分析
Field Test Results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on Rice in Quanzhou,Guilin City,Guangxi Province,China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 30(6): 64-67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 31(6): 513-520
http://dx.doi.org/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3-05-30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测土配方施肥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分析
秦荣昆    
广西省桂林市全州县农业局, 广西 全州 541500
摘要: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中等肥力土壤上的5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栽培增施N、P、K三要素肥料均具有增产效果,增产增幅N>K>P;全州县水稻栽培推荐的最大施肥量分别为N12.7 kg·666.7 m-2,P 4.0 kg·666.7 m-2,K 9.5 kg·666.7 m-2;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11.7 kg·666.7 m-2,P 3.5 kg·666.7 m-2,K7.5 kg·666.7 m-2。本研究结果为全州县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     水稻     “3414”试验     肥料效应    
Field Test Results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on Rice in Quanzhou,Guilin City,Guangxi Province,China
QIN Rong-kun    
Quanzhou Agricultural Bureau, Quanzhou 541500, China
Abstract:The five years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in Quanzhou,Guilin City,Guangxi province showed that increasing fertilization of N,P,K for rice cultivation could increase production.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production was NKP. In Quanzhou County recommended max fertilizing quantity of N,P,K for rice cultivation was N 12.7 kg·666.7 m-2,P 4.0 kg·666.7 m-2,K 9.5 kg·666.7 m-2 and the optimum fertilizing quantity of N,P,K was N 11.7 kg·666.7 m-2,P 3.5 kg·666.7 m-2,K 7.5 kg·666.7 m-2.This research provided the basis for application of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in Quanzhou County.
Key words: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rice     "3414"test     fertilizer effect    

2008—2012年,广西省桂林市全州县承担了农业 部测土配方施肥重点工程项目,按照农业部“测土配 方施肥项目的技术规范”[1]和“广西壮族自治区‘3414’ 肥效田间试验总体方案”要求,连续5 年在水稻田中 进行了N、P、K 3 因素4 水平14 个处理(简称 “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探讨了全州县水稻需肥 规律,建立了水稻不同施肥分区肥料效应模型,为配 方设计、施肥建议卡制定及施肥指标体系建立,提供 了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土壤与品种

试验选择在全州县范围不同乡镇、不同土壤类型 与不同水稻品种进行,试验田选择肥力均匀一致、排 灌方便的田块,试验前对试验田取耕层混合样进行土 壤常规5 项分析化验,肥力中等,试验田基本情况见 表 1

表 1 试验田块基本情况
1.2 试验设计处理

试验采用自治区测土办“3414”肥料效应完全试 验方案,试验设计是3 因素4 水平14 个处理,3 次重 复,计42 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外围设立保护行。处 理设计中,“N ”指纯N ,“P ”指P2O5L ,“K ”指K2O ,0 水平 指不施肥,2水平为当地推荐的适量水平施肥量,1 水 平(指施肥不足)=2 水平×0.5,3 水平(指过量施肥)=2 水平×1.5。本试验设计适量水平以试验田常年产量 400~450 kg·666.7m-2。推荐当地适量水平施肥量 N10P4K8(kg)而计算出实施中各处理配比,试验设计各 处理见表 2

表 2 试验设计处理表
1.3 供试肥料

N肥用尿素(含N46%),P肥用普钙(含P2O516%);K肥用氯化钾(含K2O 60 %),施肥方式撒施。各处理 施肥中,P 肥全部作基肥;K 肥50 %作基肥,50 %作 分蘖肥;N肥采用“前七后三”施肥法,基肥30 %,分 蘖肥40%,幼穗肥(幼穗分化初期)20%,粒肥(齐穗 期)10%。各处理小区肥料实际施用量按小区面积计 算,保护行在稍低于2 水平〔N10P4K8(kg)〕施肥量进行 施肥。基肥在插秧前整地时全层深施,追肥结合浅水 耘田撒施而使土肥相融,防止肥分损失,试验各处理 小区不施用有机肥。 1.4 田间规划、栽培措施及其他

小区面积20 m2,长5 m×宽4 m;小区田埂高20 cm,宽20 cm,设置2 条排灌沟,排灌沟宽50 cm,深 30 cm。试验田块筑实筑高小区间的隔离田埂,田埂包 覆厚塑料膜,保证小区田埂在整个试验期间确实起到 水、肥阻隔,肥水互不漫串、渗透作用。各小区的灌水、 排水统一通过专用排灌沟进行,确保各处理小区单 灌、单排;栽培规格:株行距16.7 cm×23.4 cm,每小区 17 行,每行30株(1.70万株·666.7m-2),每株3~4 苗; 栽培措施如中耕除草、杀虫防病、排水、露晒田等均在 一致条件下进行。早稻试验于4 月底—5月5 日前插 秧,7 月15 日—25 日收割;晚稻于7 月20 日—7 月 31 日前插秧,10 月21 日—30 日收割。每个小区单 打、单晒称重计产,收割前,对不同处理进行植株室内 经济性状考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结果

5 年试验产量综合平均结果见表 3。从表 3 得知: 各施肥小区比对照区分别有不同的增产效果,说明增施肥料增产效果明显。从2、3、6、11(不同N水平,P、K 适量)处理得知:N1-N0增产47.63%,N3-N2增产2.64 %, 说明适量增施N肥增产效果明显,N 肥超量时增产效 果不显著;从4、5、6、7(不同P 水平,N、K 适量)处理 得知:P1-P0 增产3.12 %;从6、8、9、10(不同K 水平, P、K 适量)处理得知,K1-K0增产11.03 %。产量结果 表明:增施N 肥效果最明显,K次之,最后是P。

表 3 产量结果统计(kg·666.7 m-2
2.2 方差分析

将试验所得的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 结果如表 4 所示,处理间F值87.08,大大超过了 F0.01,达到极显著水准,说明各处理平均数间有些处理 或部分处理平均区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准。

表 4 早稻“3414”试验方差分析
2.3 肥料效应分析

表 5可以看出,缺氮区产量占最佳施肥区产量 的57.36%,缺磷区产量占最佳施肥区产量的97.52%, 缺钾区产量占最佳施肥区产量的87.21 %,说明本试 验氮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钾,再次是磷。

表 5 肥料效应(kg·666.7 m-2
2.4 施肥模型建立,最佳施肥量和最大施肥量确定 2.4.1 氮磷钾效应模型

通过回归分析,可得出氮磷钾肥的三元二次回归 方程模型:

Y=297.6912+34.0747X1-3.92X2+5.465X3-1.324X12- 0.460 4X22-0.690 1X32-0.097 5X1X2+0.381 3X1X3+1.220 2X2X3

式中,Y为产量,X1为施氮量、X2为施磷量、X3为施钾量。

对该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F=212.848 4,说 明氮磷钾肥施用量与产量有显著的回归关系,可以用 该回归方程确定氮磷钾肥的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 量。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得出氮磷钾最大施肥量分别 为:N最大=12.72 kg·666.7 m-2,P最大=4.00 kg·666.7 m-2, K最大=9.50 kg·666.7 m-2,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 N最佳=11.77 kg·666.7 m-2,P最佳=4.00 kg·666.7 m-2,K最佳= 8.00 kg·666.7 m-22.4.2 氮效应模型

在磷钾施用量固定的情况下,对不同施氮处理进 行回归分析,得出氮的一元二次回归模型:

Y=314.715+36.923X1-1.355X12F=28507.496 7)

式中,Y为产量,X1为施氮量。

应用氮的一元二次回归方程计算得出氮的最大 施肥量与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最大=13.45 kg·666.7 m-2, N最佳=12.73 kg·666.7 m-22.4.3 磷效应模型

在氮钾施用量固定的情况下,对不同施磷处理进 行回归分析,得出磷的一元二次回归模型:

Y=536.505+8.327 5X2-1.093 8X22F=2.843 2)

式中,Y为产量,X2为施磷量。

应用该一元二次回归方程计算出磷的最大施肥 量与最佳施肥量分别为:P最大=3.81 kg·666.7 m-2,P最佳= 3.04 kg·666.7 m-22.4.4 钾效应模型

在氮磷施用量固定的情况下,对不同施钾处理进 行回归分析,得出钾的一元二次回归模型:

Y=479.685+15.6338X3-0.8297X32F=104.811 0)

式中,Y为产量,X3为施钾量。

应用该一元二次回归方程计算得出钾的最大施 肥量与最佳施肥量分别为:K最大=9.42 kg·666.7 m-2, K最佳=8.17 kg·666.7 m-22.4.5 最大施肥量与最佳施肥量的确定

从三元二次方程得出的氮磷钾最大和最佳施 肥量结果偏高,综合氮磷钾各养分的一元二次模型 及线性平台分析得出的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见 表 6

表 6 最佳施肥量推荐表(kg·666.7 m-2
3 结论

水稻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414”完全设计试 验方案,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种植杂交水稻组合,应 用三元二次及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分析程序,依据全州 县5 年来肥料稻谷综合平均价:纯氮5.65 元·kg-1, P2O5 6.88元·kg-1,K2O7.33元·kg-1,稻谷价1.94 元·kg-1 计,对各产量系数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显示 达到极显著水准,说明施肥与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回 归关系。综合上述三元二次、一元二次及线性平台分 析结果,最高产量N、P、K 最大施肥量分别为:N最大为 12.7 kg·666.7 m-2,P最大为4.0 kg·666.7 m-2,K最大为9.5 kg·666.7 m-2;最佳产量施肥量分别为:N最佳11.7 kg· 666.7 m-2,P最佳3.5 kg·666.7 m-2,K最佳7.5 kg·666.7 m-2

本试验研究表明,在中等肥力土壤不施用有机肥 料情况下,种植杂交水稻,施用N、P、K 三要素肥料, 影响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顺序是N>K>P,磷肥施 用在增产、增幅、增效上均不理想。试验认为,水稻生 产上N、P、K 肥料不同用量配比直接影晌水稻产量和 经济效益提高,而所谓“最佳施肥”、“最高施肥量”只 是一个相对数值,受其土壤理化性状和肥力水平、水 稻品种、目标产量、栽培管理、不同年份的产品价格和 农资价格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晌,因此,水稻生产上 N、P、K 三要素配方施肥和施肥模型构建应考虑当地 农业生产实际进行调整。建议在施用有机肥(或绿肥) 1 000 kg·666.7 m-2的基础上,施肥原则以N、K 为主, 适量施用P肥。推荐早、晚稻栽培纯N 施用量以9~ 10 kg·666.7 m-2 糙;K 施用量6~7 kg·666.7 m-2 糙;P 肥施用量3 kg·666.7 m-2糙左右为宜,从而获得最佳 经济产量、最大施肥利润,达到节本增效,提高产量及 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高祥照,马常宝,杜 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