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广东省增城区不同耕地利用类型下赤红壤酸度变化
Changes in soil acidity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in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投稿时间:2021-08-10  修订日期:2021-10-19
DOI:
中文关键词: 土壤酸化  pH  交换性酸  有机质  碳酸钙
英文关键词: soil acidification  pH  exchangeable acidity  soil organic matter  calcium carbonate
基金项目:NSFC-广东联合基金集成项目“赤红壤区耕地质量演变机理与提升机制”(U1901601-5)
作者单位邮编
蔡泽江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426182
余强毅*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100081
吴文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文石林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摘要点击次数: 512
全文下载次数: 0
中文摘要:
      【目的】研究典型区域不同耕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酸度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防治土壤酸化和耕地质量提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采样分析增城区三种耕地利用类型(水田、水浇地和旱地)下土壤的 pH、交换性酸、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83.7%的土壤样品pH低于6.5,其中(5.5-6.5]和(4.5-5.5] pH区间均占37.8%,低于4.5或高于6.5的比例分别为8.2%和16.3%;水田土壤pH最高,其次为水浇地、再次为旱地,平均pH分别为6.02、5.51和4.87。水浇地和旱地土壤交换性氢含量显著高于水田;土壤交换性铝含量以旱地最高,其次为水浇地,再次为水田,分别为1.38、0.72和0.31 cmol(+) kg-1。土壤pH与土壤碳酸钙和全钾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交换性酸、Olsen-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交换性氢与Olsen-P和有效钾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碳酸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交换性铝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Olsen-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碳酸钙含量和全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该区耕地土壤以弱酸性和酸性为主,且耕地利用类型是影响土壤酸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旱地土壤酸度最强、其次为水浇地、再次为水田,但其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英文摘要:
      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增城区土壤酸度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之一,且土壤pH表现为水田>水浇地>旱地;
HTML   View Fulltext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